以群众路线统领山东工作全局
──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暨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教研基地简介
“刘少奇在山东”教研基地,主题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即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建设。通过参观展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加强班子建设,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提升领导艺术。
纪念馆暨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坐落在临沭县城东北部5公里处的苍马山前,占地35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以1942年刘少奇来山东的主要居住地——临沭县朱樊村王家大花园当时的建筑格局为蓝本设计建造。主要包括纪念馆、学术报告厅、《党章的历程》专题展馆等构成。
1942年,为改变山东抗日根据地困难的局面,解决山东领导层的思想认识以及干部配备、军事斗争、根据地建设等问题,中央派刘少奇同志来山东检查指导工作。4月10日,刘少奇(化名胡服)到达中共山东分局及115师师部驻地——滨海区朱樊村,在这一带住了近4个月。
刘少奇到达山东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扎实的群众观念,深入调查研究,耐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仔细翻阅山东党政发展有关材料,全面分析战局态势,针对山东存在的问题,相继作了《关于山东工作》、《群众运动问题》、《中国革命的战略与策略》、《改造政权问题》、《党内斗争问题》、《思想方法问题》、《关于财政粮食问题》等8个报告,使山东的干部受到一次系统而深刻的理论教育。
在刘少奇的指导帮助下,中共山东分局正确总结了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统一了各级干部对形势和工作方针的认识,建立了统一的政治军事领导中心;端正了山东党的工作路线,在群众工作和统一战线方面打开了新局面,山东的整个对敌斗争形势迅速改观;山东的干部统一认识,拓展了山东主要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眼光,坚定了山东根据地领导干部对敌斗争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从山东根据地的战略地位和客观形势出发,帮助制定了山东根据地今后工作的各项任务。四个月时间,刘少奇以一个革命家、思想家的战略眼光,胸怀全局,运筹帷幄,创造性、预见性地圆满完成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所托付的力挽山东危局的重任,扭转了山东抗战的被动局面,为山东抗战胜利以及全国解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刘少奇在山东转变干部作风、扭转山东战局的丰富史实,给党的建设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宝藏。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打造的教研基地成为开展党史国史、党的群众路线、宗旨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生动课堂,对于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